编辑推荐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世时正式出版的*一部哲学著作,它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方向,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该书中观点的透彻理解是全面把握维特根斯坦卓越思想的关键环节。本书对这部异常艰涩和难读的文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详尽的导引,希冀给予研读原著的读者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有心钻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朋友而写的一本导读书,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在研读《逻辑哲学论》时予以参考。在本书中,作者发展出一套特定的讲法,给出了他本人对《逻辑哲学论》整体结构的描绘,回顾了写作《逻辑哲学论》的哲学和历史背景,并就书中的关键段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作者尤其注重梳理的,不只是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还包括他那种格言体说理方式背后所隐含的论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杰·M. 怀特(Roger M. White),英国利兹大学艺术、人文与文化学院荣誉院士,目前研究领域为早期分析哲学和类比与隐喻的概念,对《逻辑哲学论》用力尤深,曾在利兹大学讲授该书多年。 译者简介 张晓川,自由译者,哲学爱好者。 目 录 前言 1 背景 维特根斯坦生平简述(至《逻辑哲学论》出版为止) 维特根斯坦在思想上所受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工作的反应 2 主题概述 命题 命题一般形式的存在 具体说明命题的一般形式 逻辑真理 语言的界限 3 阅读《逻辑哲学论》 第1节“世界是一切实际情况” 第2节 “实际情况,即事实,是事态的实存” 第3节 “事实的逻辑图画是思想” 第4节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第5节 “命题是诸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 第6节 “真值函数的一般形式是:[`p,`x, N(`x )]” 第7节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4 接受与影响 分析哲学 弗雷格 《逻辑哲学论》之为哲学确定议程 特定影响:罗素、拉姆齐与逻辑实证主义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逻辑哲学论》 5 进阶阅读书目 1. 略说《逻辑哲学论》与其译本 2. 传记类著作 3. 维特根斯坦其他相关文本 4. 几本弗雷格、罗素、拉姆齐的相关著作 5. 几本有关《逻辑哲学论》的新近书目 6. 几篇讨论《逻辑哲学论》的文章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致谢与说明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如书名所示,本书是为有心钻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的朋友而写的一本导读书。这意味着,虽然本书的写法使得读它 的时候 可以不同时读《逻辑哲学论》,但从本意上说,它是为原著读 者而写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在研读《逻辑哲学论》时予以参考,也能反过来参考。 《逻辑哲学论》是一部难读的文本,因此关于其正确解读就有了相当多的争议,而争议不但涉及特定段落的具体注疏,甚至关乎整本书所论述的主题。凡是讨论《逻辑哲学论》的著作,无不会在这点或那点上激起异议。我不可避免地在这本导读中发展出一套特定的讲法,给出我个人对《逻辑哲学论》整体结构的描绘,给出我对其中关键段落的解读,同时在有人提出其他解读的各处予以提示。有鉴于此,无论哪位作者的著作,凡是论及《逻辑哲学论》之处,读者绝不可简单地听信其言,一定要拿作者的论述与原著文本对勘一番。这条告诫显然既适用于本书,又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谈及《逻辑哲学论》的著作。 不太显然的是,上述告诫也适用于维特根斯坦本人在《哲学研究》中写到《逻辑哲学论》的地方。不少人在上手读《逻辑哲学论》之前,已经先行接触过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当今有关《逻辑哲学论》的一个争议焦点,正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从其思想的早期到 后期的连续程度。依我个人的看法,连续成分和非连续成分都被低估了。说连续成分被低估了,是因为他在《哲学研究》中处理的问题大多正是早期也处理过的根本问题,而他的后期著作只有联系到《逻辑哲学论》的问题来看,方能得到恰当的理解。说非连续成分被低估了,是因为他后来彻底摒弃了此前对那些问题所采取的进路。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后来的思想一定比他先有的思想更好。依我个人观点看,假如你以为《哲学研究》总能取代之前的著作,那么《逻辑哲学论》中不少极高明的洞见就有丧失的危险。无论如何,读者应该先按《逻辑哲学论》本身的观点来评判它,再尝试评估维特根斯坦后来有关它的说法。解读《逻辑哲学论》时,应该首先把它放在恰当的语境———即弗雷格和罗素发起的论辩当中去看。而《逻辑哲学论》虽然属于《哲学研究》写作时所处的语境,《哲学研究》却完全不属于《逻辑哲学论》的语境。 有关《逻辑哲学论》要强调的另一点是,大家常常以为维特根斯坦是一位纯粹直觉型的思想家,以为他提出其主要观点时是没有论证的。实情恰恰相反。真正来说,维特根斯坦的论证都有所提示,只是没有详细展开。这本导读里,我尤其注重梳理的,不只是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还包括他那种格言体说理方式背后所隐含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