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美元的衰落
作者 美)维金 著,刘寅龙 译
出版日期 2008-08-0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111249153
ISBN号
(10位)
7111249151
开本 16
页数 219
装帧 平装
定价(C$) 15.8
约合(US$) 12.48
[ 内容简介 ]

《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元贬值何以成为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
    地狱天堂一线间,在无底的美元深渊里,隐藏着无限的财富之源。
    美元贬值代表了美国经济的崩溃吗?美元危机将会影响谁的利益?当美元走向衰落,谁将成为新的全球经济领袖?在新的形势下,世界经济蓝图又将如何演变?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的价格要涨到多高?我们持有哪种资产才安全?美元?欧元?黄金?房产?股票?
  
   内容简介
  就在我们都以为美元会停止贬值的脚步时,它却还在义无反顾地螺旋式下降。在这本《美元的衰落》中,安迪森·维金再次为我们揭示出美元灾难背后的投资良机。
    本书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手法,探寻了美元贬值背后的诸多原因——包括它的结构性缺陷、不断膨胀的贸易赤字以及欧元的强大攻势,并剖析了在这种动态化环境下实现盈利的种种途径。一路读下来,您还会发现美元的破败如何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还有我们每个人的私人财产。
    随着美元持续疲软,我们将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种影响不仅巨大无比,而且深远悠长。对此,这本充满了睿智和理性《美元的衰落》,从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探究,并为我们冲破危机、走向繁荣指明了道路。
  
   作者简介
  安迪森·维金,著名投资通讯刊物The Daily Reckoning的主编兼发行人,同时,他还是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家营业额达百万美元的财务调查公司及出版集团Agora Financial的副社长。目前,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投资通讯刊物,The Daily Reckoning的发行遍及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读者人数超过50万,并被翻译成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备受《货币》(Money)、《纽约时代杂志》以及Marketwatch.com等主流媒体的推崇。除了本书第一版之外,安迪森·维金还是纪录片I.O.U.S.A(意为“我欠你,美国”)的执行制片人兼编剧,该片获得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委大奖”的提名。此外,安迪森·维金还和Bill Bonner合著了国际畅销书Financial Reckoning Day及Empire f Debt。
  
   目录
  中文版序一 美元贬值:历史会继续还是会转折?
  中文版序二 美元真的崩溃了吗?
  序言
  前言 走下神坛的美元本位
  第一章 失约的“复苏”
  GDP的弥天大谎
  勒紧腰带
  第二章 虚假的泡沫经济
  到底是利润复苏,还是盈利骗局?
  第三章 病态的消费观
  借到手的钱就是自己挣到的钱
  美国人的金钱文化
  乐此不疲的吹泡人
  从无所不知到一无所知
  第四章 货币历史中的前车之鉴
  虚拟货币的凄惨历史
   迷雾和镜像效应:法定货币的悲剧
   新罗马帝国
   法定货币制度的历史
   布雷顿森林体系
   伟大的美元本位时代
   当代困境
   经济的政治层面
  第五章 直升飞机理论、通货膨胀与我们腰包里的钞票
   日本:值得引以为鉴的例证
   大难临头的货币危机
   逝去的美好生活
   消失的利润
   泛滥无度的借贷
  第六章 当心赤字紊乱
   客观存在的赤字支出问题
   享受“国家恩赐”的代价
   财政赤字的历史
   有悖常情的动机
   债务催化剂
   阴阳之和(而不是日元和人民币)
   美元的灾难
  第七章 令人扼腕的美元衰落
   美元贬值及其对抵押贷款泡沫的影响
   美元贬值与贸易赤字
   美元贬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威胁
  通货膨胀的别名
  美联储的必然归宿
  第八章 机遇与挑战
  货币价值的失控
   “送”到海外的工作
  潜在的通货膨胀让我们忽视了现实
  巧妙的货币投资战略
  如何抛售美元
  注释与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失约的“复苏”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还从来没有哪位经济学家为下一顿饭操心过。
    ——彼得·德鲁克
    美国美元——世界的“储备”货币,正在不断疲软、萎缩、衰落。毫无疑问,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不解之谜。而这条道路的起点,居然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诞生,一个恰恰以稳定美元币值为己任的机构。但现实却事与愿违,美元价值却从此走上了贬值的不归路;更令人费解的是,整个形势还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不断恶化。
    多年以来,“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降至新低”这样的标题已经在各大财经报刊上泛滥成灾。从2000年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巴黎的办公室撰写财经评论。在始于2002年底的18个月内,我们这些客居他乡、挣美元、花欧元的美国人发现:生活成本几乎上涨了近一半。但是到了2007年,在西欧生活和旅游的美国人还要再多花50%左右的美元。就在2007年感恩节的前一天,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跌至1.4856美元/欧元——这也是美元自欧元登堂入室以来最低的汇率,但对那些在伦敦旅游的The Daily Reckoning的同事们来说,形势显然更糟糕。比尔·邦纳只是紧紧巴巴地到外面消费了一下,就花掉了425美元。在他的全部消费中,也不过是请几个人到西区(相当于美国的外百老汇)看了一场演出,搭了一辆出租车,还有一顿中餐。
    但是,对大多数从未离开过本土的美国人来说,为什么要去关心美元是否贬值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你身边的一切——无论是牛奶、鸡蛋、汽油还是建筑材料,只要是你能想到的东西,现在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美元,而且多得多。美联储在谈论通货膨胀的时候,总喜欢区分总体通货膨胀(overall inflation)与核心通货膨胀(core inflation),其中,后者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而这正是最令消费者心惊胆战的日常成本)。
    据美国劳动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统计,从2006年1月到7月,1加仑普通无铅汽油的平均价格翻了一番,上涨幅度超过130.5%。到了2007年,每加仑价格再度上涨3美元。
    食品价格的通货膨胀更严重。根据食品营销协会(Food Marketing Institute—FMI)的调查,美国家庭在食品上的周平均支出为92.50美元,如果有孩子的话,这个数字还会有所提高。2007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7.5%,超过2006年全年上涨幅度(2.1%)的3倍。按照美国劳工部的统计,这也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率。到2007年底,食品成本已经上涨了5.6%,超过2006年涨幅的2倍。到2007年10月,即使是受到严格管制的牛奶,价格也从2001年的3美元提高到现在的3.55美元,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逼近4美元。整个趋势在2008年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的迹象。美国农业部预测,本年度,食品价格将继续上涨3%到4%。
    3美元/加仑的汽油,再加上急剧下滑的房价,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次双重打击。他们又作何反应呢?据食品营销协会调查,自2005年以来,肉类产品是商店中被盗次数最多的品种,进入2007年,几乎所有商店的食品储藏柜均告紧张。
    今天这个时代经常会让我们感到光怪陆离。在谈到这个现象的时候,经济学家总会这样解释:“并不是这些东西值更多的钱,只是价格更高了。”这就是我们的经济,一切都在变化,而且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美国经济学家似乎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抑或是不愿意承认),但我们身边的麻烦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些经济学家最终或许会理解消费者的苦衷,也许不会,其实,他们自己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过,这却是我们连续第二年听到“R”(复苏)这个词了。
    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商业经济学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曾经进行过一次调查,半数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认为,复苏指日可待。但是,就像美联储一样,他们也总是习惯于过度乐观。按照他们的预测,目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将达到2.6%。尽管这个数字尚显虚弱,但是和2007年尽显疲态的2.4%相比,终究还是好看点。
    但是到了11月,美联储便把2008年的预测下调至1.6%到2.5%,与此前的2.5%到3%相比大打折扣。而对目前到2009年的“低经济增长”和“下滑趋势”预测,却清晰无误地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正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美国视为领导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但是,如果我们从购买力和消费能力角度来理解这个词,美国显然已经不再是领导者,而这又终将影响到美元的价值乃至整个经济的健康。
    今天以及在不久之后的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世界经济的主宰者将不再是美国,取而代之的将是中国,他将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发动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进口大国,而且支出水平正在突飞猛进。
    2006年,中国的国外商品采购量飞涨20%,让昔日的进口大国日本(13%)、美国(11%)和德国(7.32%)望尘莫及。百分比也许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还是看看最有说服力的数字:根据美国海关总署统计,到2007年中旬,也就是5月,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盈余总额已经逼近225亿美元,仅仅与4月相比,这个数字就增加了近60亿美元。从2006年5月开始,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73%。
    想到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近期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花掉的时间,这些数字似乎让我们略显尴尬,更不乏嘲讽之意。就在保尔森随心所欲地对美国经济夸夸其谈时,中国人似乎更喜欢躲在一边做点什么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卖出去。纵观全球金融,亚洲市场正在经历史上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在孟买,BSE Sensex指数历史上首次突破15000点。
    在东京,日经指数225迎来7年来的最高纪录。
    香港股市连续5天以新高收盘。
    首尔股市连续4天创历史新高。
    在悉尼,Aussie股指在本年度第34次创造历史新高。
    在所有这一切的后面,我们似乎听到一种沉重压抑的声音:咔嚓,咔嚓……,在债务和超量进口的重压下,我们的经济发动机已经不堪重负,越落越远。
    GDP的弥天大谎
    经济学家们喜欢从就业、消费支出和国际贸易的角度谈论经济复苏问题。但更多的却只是停留在谈论上,如果看一看花钱的方式和对象,我们就会感到震惊。测量经济提问的最佳方式,就是衡量我们在生产什么,钱花在什么地方,投资于何处,买的是什么,以及卖了些什么。总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然而,GDP只是衡量不同事物综合体的温度计,而这些事物之间却很有可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从总体上看待GDP并没有实际意义,它根本就不可能帮助我们认识经济生活的真实面貌。要真正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还需要深刻剖析GDP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发展趋势。
    看一下常见的GDP公式,你就会发现,任何收获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
    GDP=居民消费+商业性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如果有人说“近期GDP有所增长”,这到底算不算好消息呢?未必,具体还要看我们如何解释GDP各组成部分的变化。
    比如说,2003年的GDP变化就会让人们产生误解,这也是The Demise of the Dollar于2005年首次出版时最近一次的经济衰退。尽管经济学家称GDP在2003年的表现为经济复苏的信号,但事实上,它却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复苏相去甚远。现在,面对2006年不可否认的低迷,以及2008年后似乎已板上钉钉的衰退预期,经济学家们依然送给我们一个值得期待的神话,他们甚至还煞有介事地罗列出一个又一个增长动因。所有这一切,无不让我们联想起2001年的最后一场经济溃败,如此的相似,仿佛有着异曲同工之感。
    2007年第三季度,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向我们保证:GDP将重复二季度3.8%的强势增长态势,实现3.9%的增长率。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还有报告的大号黑色标题:“三季度GDP增长3.9%”(见2007年10月31日报告),还要看看第二行小号字符的副标题:“进一步”估计。自2002年以来,统计局几乎每年必下调GDP指标。2007年第三季度GDP的主要增长来自居民个人消费,比二季度的1.4%翻了一番,达到3%。与此同时出现的情况却是房价下跌,进口增长。
    到本年度目前为止,通货膨胀率已攀升至3.6%,与2006年全年的2.5%相比,整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如果指望从政府嘴里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最好是只听他们提供的客观性信息,而不只是政府自以为我们需要的答案。因此,最近这次所谓的复苏根本就算不上复苏——虽然执政者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对我们这样说。
    经济学家对经济指标的高涨——强势复苏的标志,似乎更情有独钟。比如,我们常听到经济学家高谈阔论经济强势复苏的证据——2003年第三季度的GDP激增8.2%。但是,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经济高涨,只是在税收优惠和不动产再融资泡沫作用下带来的暂时性消费支出增长。
    经济学家们喜欢经济增长的动因和经济的高涨,但却憎恨泡沫。因为后者意味着不真实的趋势、虚假的经济高涨和没有任何真正动因的错觉。因此,当我们认识到GDP增长的唯一诱因不过是彻头彻尾的泡沫时,经济复苏的观点便不攻自破了。事实上,GDP也许根本没有增长,如果我们考虑到实际情况,甚至有可能是在进一步恶化。
    我们有足够理由可以认为,2003年美国经历了一场历史上最缓慢的经济复苏,而且直到2007年,也没有出现任何改观迹象。我们走过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时期,很多现实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史无前例的低利率,居高不下的预算赤字,创纪录的居民债务,以及导致次贷危机并最终招致房价下跌的信贷市场。所有这一切,都将影响到美元的价值,因为从总体上看,进口总额远远超过出口总额,即贸易赤字,这一事实本身就是最大的危机,它终然削弱美元的价值及其支付能力。
    而政府预算赤字更是让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问题雪上加霜,美元价值在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巨额的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在经济学界也被称之为“经常性账户赤字”),而不是GDP净值。
    2007年4月,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超过中国贸易顺差(585亿美元)的2倍。对于美国经济来说,这其中蕴涵着很多东西。我们甚至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从2001年到2006年,美国的贸易赤字翻了一番多,从3 650亿美元变成现在的7 630亿美元。
    更火上浇油的是,到了9月,为刺激经济增长,议会居然把外债上限从8 500亿美元提高到9.815万亿美元。我没写错,你也没看错,确实是万亿。2007年,我们险些跨越9万亿美元这个似乎不可逾越的数字(8.993万亿),这正是议会不得不提高债务上限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议会自2003年财政年度以来第三次故技重施。但是,除了我和前GAO主管、新成立的彼得·皮特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Peter G.Peterson Foundation)大卫·沃克尔(David Walker)之外,似乎没有任何人为此而感到烦恼。自1997年以来,沃克尔一直负责联邦债务的审计工作,在最新一期审计报告的序言里,他注意到很多令人震惊的事实:
    我们对1997财政年度以来的“联邦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在此期间,联邦债务总额增长73%。在最近的4个财政年度里,联邦债务总额从2003年9月30日的6.793万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9月30日的8.993万亿美元,绝对增加额及增长率分别为2.21万亿美元和33%。这表明,如何控制债务膨胀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诚然,在过去的3年里,预算赤字确实每年都在下降,从2006年的2 480亿美元减少到2007年的1 630亿美元。但这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问题,沃克尔认为:
    ……美国面对的真正挑战并不是短期赤字,而是美国政府的长期结构性赤字,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债务负担。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长期性财政危机并不遥远,它已经迫在眉睫。2008年1月1日,婴儿潮这一代人将开始按社会保险享受提前退休金……3年之后,开始享受医疗补贴……GAO的长期财政刺激政策表明,目前的财政状况只是一个前奏,一场更严重的长期性财政危机还在蓄势待发。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想听听这家伙还说了些什么。如果您想多了解一点,不妨登录www.gao.gov/special.pubs/longterm,阅读下述文章,“美国的财政状况:联邦政府的长期性预算失衡”。
    尽管盲目乐观主义者大有人在,但我们还是要以现实的观点去评价经济生活的每个层面。因此,要判断它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就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衡量。而美国统计学家们衡量经济的方法,却常常会让我们对美元的问题熟视无睹。
    一般情况下,当经济周期进入低迷阶段时,人们开始大量储备个人财富,偿付部分债务,紧缩开支,精打细算。而2001年和2006年却不是这样,假如历史不会犯错误的话,2008年将一如既往。即使是在衰退期,美国人在刷卡时也毫不吝啬,他们从来就是我行我素地消费,以至于根本就看不到经济衰退期间应该发生的任何迹象。没有人想到还债,银行也不会注销坏账。衰退似乎根本就没有发生——每个人对此都坚信不疑。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于黑暗的人来说,经济的复苏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说的。然而,一个冷酷的现实是:我们依然生活在“黑暗”中。虽然GDP只下降了0.6%,大大低于战前经济衰退期间2%的平均下跌率,但最重要的问题却在于:是哪些因素导致这场衰退变得如此温和?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认为:“经济衰落的温和性和短暂性,体现了美国经济在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的提高。”
    于是,美国具有适应性或是灵活性的观点开始被美国经济学家广泛颂扬。但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它的前提就是错误的。尽管2001年的经济衰退出人意料的温和,但丝毫不足以弥补美国经济此后两年内异乎寻常的颓势——或许,他们只是不愿提及这段伤心事吧。
    至于这个令人迷惑甚至是误导性(但却备受欢迎)的经济指标——GDP,在战后各次衰退期的平均下降率为2%。只是这个平均损失大多被随后而至的经济增长所弥补。从平均水平上看,在此次衰退和复苏所经历的3年时间里,GDP的平均增长率为8.2%。相比之下,在2001~2003年的3年间,也就是这场衰退和复苏的整个周期,GDP实际只增长了5.7%。
    因此,任何有关此次衰退如何之温和的自诩,抑或是美国经济如何之灵活而富有弹性之类的高谈阔论,不过是一相情愿的夸大其词而已。
    之所以说美国经济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论调名不符实,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原因。在衰退期内,债务的增长和偿付通常会显著下降,这是消费者削减支出带来的必然结果。而2001年的衰退却恰恰相反——债务规模加速增长,而这正是格林斯潘的美联储所希望的结局。2003年3月4日,格林斯潘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一次讲话中毫不隐讳地声称,通过抵押贷款,消费者利用自用住房的净资产获得了大量的可支配资金。但是对于整个经济来说,这种财富汲取过程是通过负债融资实现的。
    从2001年开始,问题开始日渐恶化。消费贷款每年都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着。截至2004年底,消费者负债已经累计高达2.1万亿美元,与4年之前相比增长了23%。当消费者的负债达到这一金额时,他们所承担的偿债压力就会达到10年前(1994)的2倍,这似乎也是一个新纪录。但是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消费者的负债却膨胀到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增加25%(见图1.1)。
    消费者的支出和借款仍在以每年4 803亿美元的速度疯狂增长。尽管消费支出增长是一个健康的信号,但不争的事实却是,这种趋势的真正诱因是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和住房价格。负债还在扶摇直上,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假如说,支出的对象是储蓄或是退休账户,或是用于购置工厂使用的机器设备,问题就大不一样了。遗憾的是,事实远非如此。推动GDP增长所花掉的钱是借来的,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收益,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美元必将走向衰落的根源。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信用注定会丧失殆尽,我们也将耗尽自己的货币信用卡。
    一发不可收拾的债务必将削弱美元的购买力。居民负债和政府负债越高,美元就会变得越疲软。这意味着,你的储蓄账户、养老账户和社会保险账户会不断缩水,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接过世界经济领导者的接力棒,让这场货币危机显得更岌岌可危:中国在进口、加工制造和生产方面,正在成为世界的主导者。
    勒紧腰带
    要避免美元走向衰落的厄运变成事实,就必须从无法控制的债务和国家政策入手。当然,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唯一所能做到的事情,不过是认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投资的具体状况,这也是让你走向成功的唯一法宝。切记:以往的结构性缺陷何以让我们落到今日的地步。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泛滥的信贷,缺乏储蓄和投资意识的美国消费者也难辞其咎。
    经济的衰退不仅意味着倒退,同时还有GDP、就业率和贸易的下滑。至于大多数人把这些经济力量片面地理解为失业,这一点并不足为奇,但它不过是整个问题中的一个方面而已。事实上,随着经济衰退的含义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经济复苏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
    过去,紧缩银根和信贷规模是造成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为消费者将难以获得贷款(尤其是针对不动产所有者和小企业)。而在经济衰退期间,人们最经常说的话恐怕就是:“手头太紧了。”
    而现在,我们却很少听到这样的话。原因何在?因为今天的资金不再紧缺,只是货币的内在价值越来越低。以往的经济衰退及其相伴而来的资金紧缺,迫使消费者和企业不得不削减多余的债务和支出,勒紧腰带。这种体现在行为上的调整,最终必定会促使经济和金融体系恢复平衡。在经济出现衰退时削减信贷行为,如同一种“经济节食”。手头吃紧的时候,只有节食才能过日子;只有让自己苗条下来,才能穿上去年夏天那套衣服,熬过今年的难关。大多数人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书摘与插图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