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
作者 秦伯未
出版日期 2016-10-01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13232562
ISBN号
(10位)
7513232563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6
约合(US$) 20.54
[ 内容简介 ]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是古代中医与现代中医的转折点。这一时期造就了很多集理论与临床于一体的中医大家,他们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证实践,加上难得的中西汇通的开放思想,使其学术思想与临证实践对于当代中医极具指导意义!本套丛书甄选其中特色鲜明,且临证特点突出的7位医家,将其具有临证指导意义与价值的药学论著与方剂学论著汇编成册,希望通过此种方式使读者深刻领悟各医家遣方用药的奥旨,以便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其中包括《孟河大家丁甘仁方药论著选》《绍派伤寒何廉臣方药论著选》《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医药学家曹炳章方药论著选》《岭南名医卢朋著方药论著选》《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理论大家恽铁樵方药论著选》。适合中医临床从业人员、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药爱好者阅读使用。
  
  内容推荐
    《药性提要》成书于1930年,被收入于《家庭医药常识丛刊》第三集。秦氏针对既往本草书“繁而失实”的缺点,“力求简净”。故精选270余品临床常用药物,按功用分为12种,每种下再细别为2-4小类。每药用4-8字概括其主治,并附以性味、用量。使初学者得以“一览了然,绝无疑义”。《常用中药手册》系秦氏根据其在1954年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举办的中医师温课班的讲义提纲整理而成,由温课班副主任名医张赞臣校订。全书选取283种*常用的基本药物,按主要效能分为16章,每药下列“性味”、“适应”(即主治)、“用量”三项,“大半照各方临床报告及个人和友好间的直接经验作基础,选择切实而接近科学的加以精简”。大多数药物下还列有“配伍”“备注”两项。前者是该药在方剂中的应用;后者则涉及该药的化学成分、其他作用、品种、用法等。附带药物90余种,或为主药附品,或作用与之相关,亦归于该“备注”项。书后附“生药成分简释”“一般药物对于生理上的作用”两篇,以“促进‘医学现代化’和‘中药科学化’的要求”。
    “药物之部”即1959年成书的《中医入门》之第四章。该章分采集和炮制、药性、使用三节,讲述中药基本理论。其中“药性”一节阐述了中药的气味、效能和归经,介绍了当时通行的中药分类法,即将中药按效能分为解表药、泻下药等15类,并“将*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证候”,分为扶正(肺、心、肝、脾、肾、肠胃、膀胱)和祛邪(外邪、热、湿、痰、气、血、积)两类,以便于学习和应用。“使用”一节说明了中药的配合和用量,并例举了52个药对。
    “方剂之部”系《中医入门》之第三章。*节“方制”讲述了君臣佐使、七方和剂型等方剂学基本理论,介绍了当时通行的方剂分类法,即沿袭汪昂的《医方集解》,将方剂按功效分为补养剂、发表剂等22类。第二节介绍了四君子汤、四物汤等40个基本方剂的组成、功治及加减法。并选录近案6则,以说明对汤剂、丸剂、散剂和膏方的处理。
    《膏方大全》成书于1929年,上海中医书局曾多次刊印。上编开篇阐明“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其意义在于“救偏却病”。余篇通论膏方的效力、组织、用量、时期、煎熬、服食、禁忌、经验诸项。下编选录了咳嗽、痰饮、调经、白带等16种内、妇科病案及其膏方27首。
    “对甘草粉蜜汤中‘粉’的讨论”写于1958年,被收入《秦伯未医文集》。秦氏首先指出,《金匮要略》甘草粉蜜汤是杀虫方,甘草作为该方的君药,起着诱饵的作用,并批评了余云岫把《伤寒论》里的甘草误解为无用之物。接着分析了“毒药”“瘥即止”“如薄粥”的含义,并指出米粉的作用“在解毒而不在杀虫”。*后引据前人注释,说明甘草粉蜜汤中的“粉”当为铅粉。
    “防老方——首乌延寿丹的我见”写于1958年,被收入《秦伯未医文集》。首乌延寿丹出自清末医家陆九芝的《世补斋医书》。秦氏详细介绍了该方的组成及制法、陆九芝对该方的评价,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指出该方的滋补作用具有不蛮补、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的四大优点,总结了该方的六大适应证,并提出将该方从丸剂改为膏方的剂型改良意见。
    “漫谈处方用药”写于1962年。秦氏通过举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法、掌握基本治法有助于处方用药、灵活运用成方、重视药物的配伍、用药的数量和质量、处方的形式等中医处方的关键问题。其中列举了80个药对,分三类概括了药物的配伍作用。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丛书总主编 王致谱
  
  王致谱,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内目前最权威的民国医史文献研究专家。同时具有丰富中医临床经验。重视中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对各种常见病的诊疗有丰富的阅历。他推崇民国名医丁甘仁、何廉臣、张锡纯等医家学术思想。整理出版多部民国医家中医药著作,收到读者广泛好评。
  目  录
  
  药性提要
  序
  第一种 补益药提要
  补气助阳药
  补血养阴药
  第二种 收敛药提要
  收敛血管药
  收敛精气药
  第三种 发散药提要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湿药
  发散寒湿药
  第四种 利尿药提要
  通利淋浊药
  淡渗水湿药
  第五种 涌吐药提要
  涌吐痰涎药
  涌吐毒物药
  第六种 泻下药提要
  泻下热积药
  泻下寒积药
  泻下水饮药
  第七种 理气药提要
  宣肺润气药
  通气行滞药
  行气通窍药
  第八种 理血药提要
  活血通络药
  破血祛瘀药
  第九种 温热药提要
  温运中气药
  温和血分药
  第十种 寒凉药提要
  清热降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凉血药
  第十一种 化痰药提要
  温化寒痰药
  清化痰热药
  ……
  常用中药手册
  中医入门·药物之部
  中医入门·方剂之部
  膏方大全
  秦伯未医文集节选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
    第二节 药性
    一、气味
    研究药物当以功效为主,然而,更重要的一面,是必须研究其药理作用。中医对于药理的研究,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区别药物的性能,分为气和味两大类。疾病的产生,不论外因或内因引起,均使体内脏气偏盛偏衰,因药物的气味也各有偏胜,故可借药物的偏胜之气来纠正病体的偏盛偏衰。比如,热病用寒性药来治,寒病用热性药来治;体虚用补药,病实用泻药。都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调整病体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归于平,此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的意思。
    1.气:药性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四种之外,还有平气。所谓平气,实际上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和平,不太显著而已,故一般称为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可以分作两面来看。热性和寒性是两个极端,温次于热,凉次子寒,故细致地说,有寒性药、凉性药和热性药、温性药,也可简单地说成寒凉药和温热药。把药物分为四气,是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中归纳出来的,也是药物性能的概括。例如,石膏、知母等能治疗热病,便知其有寒凉性质;附子、肉桂等能治疗寒病,便知其有温热性质。也就是寒性和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热性药和温性药具有祛寒、回阳作用。
    使用药物必须先明四气。所说的寒凉和温热,如果用阴阳来归纳,寒凉药便是阴药,温热药便是阳药。我们知道阴阳是辨证的纲领,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这一系列的证候,治疗的大法就是阴病以阳药治之,阳病以阴药治之;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阴虚滋其阴,阳虚扶其阳。倘然只顾功效,忽视四气,治热以热,不啻火上添油;治寒以寒,无异雪上加霜。前人曾说:“桂枝下咽,阳胜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必亡。”这不是桂枝汤、承气汤的过失,而是不明两方的药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2.味:味分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前人通过亲自尝试的办法辨认药味,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药物具有各种味道,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内经》所说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便是把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在这基础上,前人又补充为: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和,苦味能燥、能泻,咸味能软、能下。具体地说,凡是辛味药,如紫苏、麻黄等均能发散表邪,香附、豆蔻等均能行气宽胸;酸味药物,如石榴皮、五倍子等均能收敛固肠,山萸肉、五味子等均能止脱涩精;甘味药,如黄芪、熟地等均能补益气阴,甘草、红枣等均能补虚缓中;苦味药,如黄连、黄柏等均能泻火燥湿,大黄、芦荟等均能泻热通便。
    ……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