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大国大城
作者 陆铭
出版日期 2016-08-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208138636
ISBN号
(10位)
720813863X
开本 16
页数 324
装帧 平装
定价(C$) 18.5
约合(US$) 14.62
[ 内容简介 ]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入围2016年中国好书,罗辑思维节目推荐。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大国大城》是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zui具影响力青年学者陆铭教授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体现了陆铭教授近年来极力倡导的观点。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比较全球经验、解析本土现状、立足当下中国发展困境,并聚焦上海发展道路的论述方式,系统论证发展大城市对个人、群体、国家的好处。他呼吁取消人口自由流动门槛,倡导用发展大城市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谏言以人均GDP的均衡取代对区域GDP均衡的追求。让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跨省流转,让农民工同等享受大城市的公共福利待遇,让留守儿童进入城市接受教育,让城市病在拥挤中解决……这是一本成见之外、情理之内,关注现实民生问题、观点鲜明的经济社会类著作。
  名人推荐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若想通过城市化的方式将这些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目前的城乡政策仍然需要以国际视野,从外部借鉴经验。在科学的逻辑和事实基础上,判断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并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给出消化这些经验的方式,陆铭教授的这本《大国大城》,其很重要的价值之一,正在于此。
  ——胡永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
  
  陆铭是他那一代专业经济学家的思想家,我一直这样想。专业经济学家,由于承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通常难以思想。中国经济学叙事,于是常割裂为缺乏学术的思想和缺乏思想的学术。我读陆铭这本书,更强化了我关于陆铭的上述想象。这里的经济学叙事,充分超越了教义主义的经济学。中国经验,在陆铭的叙述里,不再是经济学教义的中国脚注,也不再是经济学家读不懂的中国传说。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简介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受聘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日本一桥大学等多所高校,并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参加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
  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很有影响力青年学者之一。
  目录
  
  【上篇 大国难题】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1. 欧洲正经历大考
  2. 为什么大国梦如此迷人?
  3. 大国的难题
  4. 发展中大国的困境与机遇
  5. 统一市场符合公共利益
  
  第二章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1. 三个有关空间的误解
  2. 自由移民的意义
  3. 空间的力量 : 3M 与3D 47
  4. 城乡和区域发展中的要素流动和政策
  
  第三章 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
  1.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 为城市化“立法”
  2. 世界不是平的
  3. 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向与人口流向相悖
  4. 以效率换均匀的代价
  
  第四章 警惕“扭曲之手”
  1. 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 何不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3. 劳动力都去哪儿了?
  4.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之殇
  5. 转变发展方式为何那么难?
  
  【下篇 大城之解】
  
  第五章 大城市不死
  1. 大城市的生机
  2. 包容性的就业创造
  3. 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城市?
  4.“ 以业控人”是南辕北辙
  5. 挑选劳动力技能的后果
  
  第六章 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
  1. 中国城市发展:全球趋势的又一例证
  2. 国家规模与首位城市:国际视角
  3. 巨型城市的人口:东京道路
  4. 中国的巨型城市:以上海为例
  
  第七章 城市化之辩
  1. 城市化模式 : 事实胜于雄辩
  2. 外来人口是负担还是财富?
  3. 城市化会遭遇耕地瓶颈吗?
  4. 拥挤的绿色城市
  
  第八章 城市社会分割之困
  1. 农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带走自己
  2. 歧视的原则
  3. 户籍制约了消费
  4. 为什么户籍不能成为身份?
  5. 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6. 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
  
  第九章 向“城市病”宣战
  1. 应对城市病的国际经验
  2. 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3. 集聚有利于污染减排
  4. 贫民窟是“非典型性城市病”
  5. 城市管控 : 对人,还是对行为?
  
  结语 为了公共利益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代后记)
  致谢
  序言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一般来说,走一公里才能找到一朵松茸。”卓玛说。松茸是一种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食用菌,甚至还远销日本。在香格里拉的一个小村,村民在雨季的每天凌晨3点出门上山找松茸,如果去晚了,松茸就被别人挖走了。
  
  这是央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个故事。两个月,两个人,5000元,这样采松茸的季节每年只有两个月。与此同时,2015年最让人揪心的事件,就要数发生在全国多地的留守儿童自杀、意外死亡、遭受性侵、集体犯罪了。甚至《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部反映美食的节目,也意外地引起了人们对一个与美食毫不相关的数字的关注,那就是,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0万。
  生活在城里的人,很容易会对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留守儿童心生同情,但人们很少意识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千里之外。
  如果从中国的中西部出发,千里之外便是中国的沿海地区。这里有全世界最密集的工厂和楼群,每天有无数的船只从繁忙的港口进进出出,连接起这个世界工厂和地球的每个角落。
  与工业的繁荣一同发生的,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感觉到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操着各种口音的外乡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的“农民工”群体数量超过2.7亿,其中,跨地区迁移的“外出农民工”数量超过1.6亿。全部农民工中,有超过1.6亿人在东部地区务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接近60%。
  在这个乐于安守故土的国家,同时也在这个长期以来由政府决定人们在哪儿工作和居住的国家,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带来了人们的恐慌。在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大城市,人们不断抱怨交通的拥挤,比如地铁的大客流,甚至把雾霾也归结为人太多。在一次有关城市人口问题的讨论会上,有一位来自政府的官员说,我们今天先不讨论是不是应该控制城市人口的问题,先来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在被列举的工作成绩中,包括了这样一条: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通过提高各种门槛,减少了2万外来人口子女在本地上学。
  有人口流入地,就一定有人口流出地。根据媒体的报道,东北这个“共和国长子”,从之前的人口流入地变成了人口流出地—根据人口普查资料,在2000—2010年期间,东北三省的人口净流出为200万人。一时间,“东北经济告急”的声音不绝于耳。不仅东北,安徽、四川、湖北……人口净流出的省份还可以列出一串。在大部分人的想像中,这都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青壮年劳动力,于是,人们一边抒发乡愁,一边列举出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窘境,仿佛认为是城市化抽干了农村的血脉所致。果真如此吗?
  在涉及公共政策问题的讨论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阻碍社会福利改善的就是我们自己。
  于是,我决定和我们自己谈谈。
  于是,我决定说说国家和城市,以及它们与我们的关系。
  于是,我决定出发。
  
  这时,我想俯视一下我们这个宁静而美丽的星球。感谢现代科技,这件事非常容易。
  根据美国的卫星数据制作而成的世界夜晚灯光地图,从世界范围来看,灯光亮度高的地方,总是集中在全球陆地的一小部分。从图上可以看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灯光亮度基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这一点,我们的邻居韩国和朝鲜对比非常强烈。而如果看一个国家内部,例如看美国,夜晚灯光亮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和人口的集中程度,人口高度集中的东海岸连成片的都市带和西海岸的狭长地带比较亮。同样,欧洲比较亮的地方是西欧的一些大城市附近。
  借助这样一张图,我们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全球的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这种现象叫做“空间集聚”。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2009》在开篇即指出,全球有半数的经济活动位于1.5%的陆地区域—开罗以埃及总面积的0.5%创造了整个国家一半以上的GDP,巴西中南部三个州的生产活动也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但这三个州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会不会走出一条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道路?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周围的种种问题、矛盾、冲突与城市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有什么关系?
  为了说清楚这些问题,不妨让我们先看看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先从表面上不相干的欧债危机开始。从城市人口的分布,跳到欧债危机,是不是闪得太快了?
  别急,跟我来。
  后记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这本书终于要结尾了。我希望我已经把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了。
  在无数次的授课或者讲座之后,经常有人问我,难道你说的这些,政策制定者们不知道吗?于是,我常常反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在听完我说的这些之后,你们的一些看法改变了?我的学生和听众们纷纷点头。你看,你们大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还是会发现,对于很多社会问题,你们的先入之见并不正确,那么,你们认为政策制定者们或普通老百姓会更加高明、更明白这些道理吗?我能做的,只是把真相告诉你们,慢慢地改变人们的一些看法。
  但其实,我知道这很难。中国的问题,一向有两种原因,一是不明白,二是装糊涂。如果只是不明白,还好办,那就说道理、摆事实。难的是,如周濂那句流行的话一样,“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公共政策,往往事关切身利益,装睡的人也不少。说道理、摆事实也都不行。这时常让我气馁,我甚至觉得,其实有些时候,我们难以突破自己的局限只是因为我们固守着某种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我们之所以安然于此,只是因为某种无知,让我们觉得自己得益于不公正的政策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在2013年的除夕之夜,我给未来写了一封信:未来,你好:
  新春敲门了。爆竹一响,再坚硬的心,都会变得柔软起来。此时,所有许下的心愿都庄严而美好。未来,我想给你写封信。
  如果说这个时代会留下一个特别的印记,我相信,那一定是春节期间涌动的人潮。再过20年,最多30年,当现在的青年已经在城里老去,当如今的老人已经安然离世,那时,不会再有那么多人把返乡过年当做一个仪式去完成。我忍不住想,未来,你会看到中国走过一条怎样的道路?
  回想这些年来,我们这些读书人写了不少文章来呼吁城市化和农民工市民化,效果有一些,但仍然困难重重。相比日渐累积起来的问题,改革的推进实在很慢。就我自己而言,面对体制和思维的强大惯性,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即使我用数据列举了那么多当前的城乡分割所累积起来的问题,比如城乡差距,比如社会矛盾,比如效率损失,比如增长乏力,我仍然会感受到令人窒息的麻木、冷漠和对于理性分析的有选择的拒绝。
  在我无数次反复讲着令人生厌的理论与数据之后,有满头白发的前政府官员握着我的手说“不能动既有的利益啊”,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你等我儿子考上大学再讲这些吧”,有学生说“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在一次非常严肃的会议上,有与会者说:“现在上海外地人那么多,中央又说要把公共服务给外地人分享,可是我身边的上海人有意见啊,他们说,城市居民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农村居民是有地的,而且还允许生二胎。”…… 我相信我的这些听众、学生、朋友和同事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我也相信,在生活中,他们都是善良而勤奋的人。也正因此,我才觉得,连他们都只是习惯性地考虑自己局部的利益,而忽视全社会的公众利益,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我想,使得我们的国家仍然有着全世界最为严重的城乡分割问题的原因,在根本上,无非就是惧怕人口流动产生的对于既有城市居民利益的冲击吧。可是,更自由的人口流动就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目前由户籍制度所造成的一系列发展困境就不可怕吗?其实,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对于城市发展和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都有好处,对于这些,我已经说了太多。在这里,我就不唠叨了。
  如果理性的分析敌不过情感的诉求,那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共和国60多年的历史,说说公平吧。在三年困难时期,根据不同的估计,全国非正常死亡人数大约在1500万至3000万。当时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而在政策上又优先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所以非正常死亡的基本上都是农民。
  在长达30多年的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一直是在以压低粮食价格的方式来降低城市的生活成本,保证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有学者估计,通过这种方式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了大约5430亿元的农业剩余。
  由于城市偏向于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创造就业能力不足,加上“文革”期间生产的停滞,于是,当城市青年就业压力难以承受的时候,有1600多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了农村,在农业人口原本就过剩的情况下,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给农村带去的是更大的吃饭压力。
  至于土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面积急剧扩张,农村土地被征收为国有后用于城市发展,而相应给农民的补偿是以农产品的价值为基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拿走40%—50%,政府拿走20%—30%,村级组织留下25%—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10%。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以压低对农民的补偿的方式增加了城市发展的投入。当然,必须得说,这种状况近年来改善了很多。
  再来说说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居民的教育、医疗和各种公共服务获得了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基本上是片空白,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基本上是自筹的。这种经济政策的严重的城市倾向直到最近十年才逐步得到改变。
  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即使不再提起,我想,也不能说今天让城市接纳农民是对城市居民的不公。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城市“身份”的优越感了。
  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刚上大学的时候,听来自农村的同学说,中国的发展剥夺了农民,我曾经无法理解。后来,我成了大学老师,我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职业读书人”。在我的阅读里,如果说有什么深刻地改变了我,我想,我应该首先提到美国的民权运动。这段历史冰释了我对于身份的疑惑,让我明白,对于某种优越的身份依依不舍,其实就成了不平等的捍卫者。
  就在我的父辈大炼钢铁的年代,在美国,国家默许的种族歧视正在造成剧烈的社会冲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54年规定,在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是违背宪法的,然而很多学校并没有服从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1962年,詹姆斯·莫瑞德斯尝试去密西西比州大学上课,但白人大学生对其百般阻挠。肯尼迪总统派了400名法警以及3000名士兵,确保莫瑞德斯可以顺利地去上他的第一节课。1963年11月6日,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菜士堵住了亚拉巴马大学教室的门以阻止两个非洲裔学生去上课,肯尼迪总统再次进行了干预。乔治·华莱士在法警、副总检察长尼古拉斯·卡岑巴赫和亚拉巴马州国民警卫队到来之后站到了一旁。
  也许是因为在短短的执政时期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肯尼迪总统为他所做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与另一位献出了生命的人——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一起,改变了美国。用金的话来说,“美国民主的伟大光辉,正体现在有权利为正确的事情发出抗议”。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就在于它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平等的权利,无论你是黑人、亚裔、穷人还是残疾人。在这个国家最伟大的城市纽约,既有富人的奢华,也有穷人的梦想。
  在中国,没有美国式的种族冲突,却有地区间和城乡间的矛盾。我总是认为,无论如何,地区间和城乡间的矛盾应该不至于像种族矛盾那样难以解决。我相信,中国也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实现公正而有效率的发展。有无数的人在为之努力,我们应该看见:新春来了,有人在为农民工办自己的春晚;有农民写了质朴的诗,出版社为他出了诗集,并且有音乐家为其谱上了曲;小崔(永元)在为农民工的子弟学校而呼喊,在央视谴责随意关闭学校的麻木的人们……
  作为一个“职业读书人”,我和我的同行们除了文字,没有其他的力量。我相信,每一点努力都能够改变一些,哪怕只是改变一个人,让他能够拆除心里的那些樊篱。但愿有一天,在我们的国家,歧视的言论和行为会被认为是可耻的。
  这是我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信里有我关于未来的愿望。我相信,在这资讯畅通的年代,所有善良的愿望都会被传播,即便没有贴邮票,即便根本没有投递的地址。
  世界必须是美好的。就让这个愿望,“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文摘
  
  为什么大国梦如此迷人?
  
  那为什么作为一个大国非常重要呢?无论从前现代经济还是从现代经济来说,“大” 都有很多好处。
  先从前现代经济讲起。古代的中国分分合合,最终还是走向统一,为什么呢?古代的皇帝无非想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收税。《诗经·小雅》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基于这一观念,对皇帝而言,国家当然是越大越好了。第二件事情也非常重要,就是分散风险。同样一场地震,对于一个小国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却能够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于生活在都城的皇帝来说,修建连通首都和其他地方的道路和运河,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证皇城里的粮食供给不会受到个别地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三方面是安全。中国的“中原地带”以平原为主, 没有什么特别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因此,中国古代历朝,一旦分成若干小国,就战火不断,而一旦国家统一,则相对长治久安。同时,大国在提供国防、保护整个国家的安全方面也有规模经济效应—国家大了,人均军费支出就可以被摊薄。
  这种大国具有的规模经济到了现代仍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更为重要。比如说分散风险,在古代,不同地区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 而在现代,技术、金融、政策、国际环境都可能成为经济产生风险的来源。最近有研究发现,大的经济体经济波动相对较小。中国古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现代经济来说,还是一样道理。
  在现代经济里,经济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这时,规模的重要性反而比前现代时期更强了。我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大国有可能借助规模经济而发展“战略性产业”。例如民用大飞机产业,初始的投入非常大,国内市场规模越大,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如果要保证这个产业实现收支相平衡,就要有一个最低的国内市场规模,以此才能够基本弥补制造这些飞机的成本。到目前为止,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个地方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满足发展大飞机产业所需要的规模,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洲,还有一个就是中国。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创新。中国由于市场规模大,很多细小的技术创新都能在这个市场上得以生存。市场规模有利于创新,这非常重要。中国的市场销售量足够大,足以弥补产品研发阶段的初始投入, 也有利于某种细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比如说“汽车安全扣”吧— 我猜这是个只有在中国才能买得到的产品。它的作用是将其插入安全带的插口后,一些带有提醒系上安全带功能的汽车就“闭嘴”了。曾经有外国人惊讶于中国居然把这个不安全的东西叫做“汽车安全扣”,同时,他们也惊讶于这样的商品居然有那么多的款式。对此,读者只需要在淘 宝网上搜一下“汽车安全扣”就有体会了,其中一个安全扣的图片同时提醒你“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汽车行驶请使用安全带”(谁说中国人没有幽默感来着?)。这里,我虽然举了一个黑色幽默的例子,但其实,规模有利于创新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淘 宝网本身。要知道,如果离开人口总数,淘 宝网不可能活得那么滋润。全世界的网上购物平台,就美国和中国发展得最好,这同说英语和汉语的人多不无关系。类似的例子,还包括手机软件(比如微信)。甚至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都将研发基地往中国搬,也是看中了中国的巨大市场。
  第三个方面就是公共品提供。在前现代时期,公共品主要是指国防,但到现代,公共品就更多了。比如说卫星导航系统,世界上最早开发并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是美国,西欧和俄罗斯紧随其后。对于中国来讲,由于有规模经济的好处,我们就可以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事实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开始工作。同时,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全球公共品提供者的行列。比如说亚丁湾的护航和参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疗援助,这就是国际公共品。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大,所以虽然仍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是有能力去提供这样一些国际公共品。最近,中国发起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又是一个具有国际公共品性质的例子。
  第四个方面就与现代服务业有关了。现在世界上真正有实力的国家,它的竞争力都集中在所谓现代服务业中,而标志一个国家实力的,基本上就是金融、医疗、教育、文化这几个行业。美国的竞争力有三个标志性的来源,一个是华尔街,一个是大学,另一个就是好莱坞。这些现代服务业都需要一定的规模来吸引全世界的一流人才。文化和教育产业特别受益于大国的规模经济,因为这两个行业在国与国之间带有一定的文化壁垒。例如,内地电影明星的身价涨得很快,于是港台地区的影视明星纷纷进入内地拍戏,歌手也竞相参加电视节目, 这就与内地市场的规模有关。像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这样的节目之所以有跨国界的号召力,就与其大投入的制作有关;而中国一个省的卫视能够有如此大投入的电视制作,就不能不说与这一市场规模背后的广告收入有关了。教育行业也是一样。商学院能够开出教授“中国经济”的国际MBA项目,相应的,研究中国经济本身能够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些如果离开中国经济的规模,恐怕都难成功。
  现代全球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国际贸易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闭关锁国中实现发展,在此情形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只能够被少数大国(或经济体)享有,这个好处就是能够获得作为国际媒介货币(international vehicle currency,简称IVC)的铸币税。在国际经贸往来中,使用外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交易成本与这种货币的全球使用程度负相关。一国的货币要成为IVC,其经济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相对其他经济体保持优势。目前世界上主要的IVC就是美元和欧元,曾经作为IVC的英镑因为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逐渐被取代,而日本与美国GDP之比在1991 年的最高峰时只有60%,因此, 日元从未真正成为IVC。未来,随着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人民币成为IVC应该只是时间问题。2015 年底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并居于第三位,这就是个标志性的事件。
  尽管作为一个大国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但这也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的规模越大越好。随着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的增加,该国的人口规模、民族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等也会增加,这会使该国的治理成本增加。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商业往来的交易成本甚至堪比不同国家间贸易的交易成本。因此,一个国家的最优规模取决于国家规模增加带来的收益与治理成本增加之间的权衡。事实上,即便在“二战”之后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和平时期,全球许多国家的规模也因为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对比而发生了变化,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冷战”结束之后苏联的解体。
  统一的好与难,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做了不少有利于维持国家统一的事情:为了治理的方便,秦始皇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还统一了度量衡。其中,统一文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步,我猜,今天的北京话和闽南话可能是两种语言,而不是两种方言。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秦朝建设了从都城出发往全国各个方向的“驰道”,并且在驰道沿途设了很多驿站,这为信息传递和维护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大国如何治理,并维持统一。
  回头去看中国古代政治史或者改革史,历代王朝犹豫的事情就是在政治上实行集权还是分权。古代的通信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都不像现在这么完善,怎么才能够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于是就出现了两种基本的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分权,比如说西汉,皇帝打下江山以后, 把全国各地分封给皇亲国戚。另外一种是集权,秦朝建立郡县制,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地方官的任免权力收归中央。直到今天,省级地方官员的任免权仍在中央;省级以下的官员不由中央来任免,也只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在历史上,一些王朝在统治的后期出现政治的动荡和分裂,甚至最后王朝覆灭,很多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分权导致地方实力太强,特别是在分封制下,地方的诸侯各自为王,就会威胁到国家统一。
  
  
  大城市不死——包容的就业机会
  
  虽然大量学者基于经济集聚带来的好处而主张不要为发展大城市设置限制,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城镇的优先发展能使大量农民迅速非农化,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城市的心理成本,较好地将城乡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并且所需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因而更符合中国国情。事实上,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发展并不相互排斥,中小城镇的发展以大城市的发展为基础,并受其辐射功能的带动。如果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限制大城市的发展,结果是小城市也发展不好。
  ?捎诙猿鞘械墓婺>眯вθ鲜恫蛔悖泄某鞘蟹⒄拐咭恢逼蛴诳刂瞥鞘谢毯拖拗拼蟪鞘腥丝诠婺!T诔鞘谢俣确矫妫?政府似乎是有意压低城市化的速度,比如“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 年城镇化率由制定计划时的47.5% 提高到51.5%,5年提高4个百分点,低于过去大约1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实际上,到了2014 年底,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4%。在城市体系的调整方面,政策导向是重点推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而限制特大城市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城市人口规模限制和户籍制度方面。
  “十二五”规划提出,“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低技能者,这一点,在各个地方的落户条件上均有体现。
  比如,上海市的落户实行打分政策,只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才有评分资格,并且打分向高学历、重点高校(如211 高校、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以及具有高技能水平(如大学成绩排名、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 的毕业生倾斜。在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入户实行积分制,累计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才可申请入户,而积分的计算同样向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倾斜,应届毕业生申请落户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北京市的户籍分配和工作单位相挂钩,留京指标更多地分配给了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然而由于数量有限,在这些企业内部,指标也往往分配给了教育水平相对更高的劳动力。不仅特大城市如此, 即使在我调研的一些中等城市,落户标准都将教育水平作为一个条件。如果全国各个城市同时都不要低技能者,那他们去哪儿城市化?
  有一种在现实中存在的担心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城市将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从而加剧失业问题。人们常常认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低技能者将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担心就业问题的人,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那些外地人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而且无法获得本地人的福利待遇,那他还留在大城市干什么呢?
  几乎所有反对城市发展的论点都严重忽略了城市扩张的好处,而与城市扩张的坏处相比,那些好处往往并不直接可见。城市发展的好处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所谓“人力资本外部性”。这个词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仅能使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而且,在他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还能够相互学习和影响,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 于是,别人的收入也能够有所提高。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城市发展的好处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那么,城市就只需要把大学生留下来就可以了。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力资本外部性”不只是大学生才享有的,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城市中也能够得到知识、技能、信息等多方面的外部性。即使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村移民也常说,在大城市能够长见识,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进一步深究的话,低技能劳动者在大城市获得的收入提升效应往往要大于高技能劳动者。道理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够从城市的高教育者那里得到“人力资本外部性”,从而提升自己的收入。但是,一个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发展,却会面临大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会降低他们的收入,从而抵消一部分“人力资本外部性”提升收入的作用。
  而低技能者却与高技能者有互补性。一方面,在同一个生产单位, 两者就是互补的,比如金融区要配保洁工,工程师要配操作工;另一方面,如果将整个城市看做一个生产单位,那么,高技能、高收入的人也需要餐馆服务员和家政服务员。这个问题,我在下文还会详细讲到。
  空口无凭,让我们来看数据分析的结果。10 余年来的研究发现,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确是存在的,我本人和哈佛大学的格莱泽教授(Edward Glaeser)正在做的一项研究也用中国的数据证实,“人力资本外部性”是存在的,一个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一年,这个城市的劳动力平均工资可以获得21%的提高,而且的确是低技能者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更大。
  通常来说,城市人均教育水平较高的城市,也是规模相对更大的城市。于是,反对大城市发展的人仅凭直觉就说,随着城市的人口规模扩张,城市将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从而将加剧失业问题。反对大城市的人还认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低技能者将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同时,原来的城市居民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 从而也会加剧原有居民的失业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如人们担心的那样呢?已有的经验研究发现,外来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对本地居民失业的影响程度很小,但的确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竞争,从而对工资上升有抑制作用。在理论上,劳动力流入并不必然增加失业,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不过长期以来,有关城市扩张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的经验证据仍很缺乏,也没有经验研究为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如何在城市扩张中受益提供证据。针对这些政策争论,我和高虹、佐藤宏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 2002 年的城市居民数据研究发现,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城市人口每增加100 万人,个人的就业概率平均提高0.66 个百分点。相比于城市总人口规模,高技能劳动者的集中对就业的影响更大。平均来说,一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每增加100 万人,会使该地区个人的就业概率提高4.34 至6.61 个百分点。
  我们同时也发现,城市扩张的就业增加效应对于较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更大。对于受教育年数小于等于9 年的劳动者来说,城市中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增加100 万人,其就业概率会提高8.58 个百分点。而对于受教育年数在9—12 年之间的劳动者来说,这种效应下降到了3.57 个百分点。受教育年数大于12 年的劳动者受益更小,仅为2.12 个百分点。
  城市规模促进就业的效应在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现象可能还与中国的制度有关。在当前的户籍制度下,本地户籍居民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各类福利。在户籍制度制约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均向教育水平高的人倾斜,于是激励人们通过过度追求高文凭来获取大城市的户籍和相应的福利,加剧了大学生的相互竞争和就业难。而当高技能者挤破头要留在特大城市的时候,由于他们与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性,大学生的集聚却带来了对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这时,城市里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却受到制度制约,这样一来,对低技能者的需求多、供给少,低技能者反而更容易找工作。
  近来北京师范大学邢春冰和美国克拉克大学张俊富两位共同完成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大城市有很多特征,除了更高的人口密度之外,大城市的人均GDP更高,大型工业企业更多,而基础教育的学校规模更大,公路更多,工业排污更少。即使在控制了与城市规模相关的城市特征之后,农村移民仍然更愿意去大城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移民愿意牺牲1.72% 的月收入,去人口多出1%的城市。
  一种常见的担心是,如果所有的人都到大城市去,大城市会不会被挤爆了?放心吧,不会的。城市被挤爆只是一些害怕大城市发展的人的想像,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市被挤爆过。或者说,早在一个城市被挤爆之前,城市的生活成本就已经很高,即使没有人为设定的制度障碍,大城市更高的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也会成为阻碍移民进入大城市的市场机制。那么,在扣除了生活成本之后,是否移民在大城市的净所得就大幅度下降了呢?复旦大学高虹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扣除了物价差异和由住房价格代表的生活成本差异之后,大城市的实际收入仍然更高。换句话说,还是因为存在着制度上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中国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均衡还远没有达到呢。
  中国正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以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性就更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越是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城市化率越高,而且,人口还在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原因何在?因为人口密度有利于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的产品更具有不可运输性,大多数服务产品需要面对面地完成。同时,现代服务业越来越依靠知识、信息和技术作为核心投入品,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知识、信息和技术的生产和传播。
  那么,消费型服务业呢?消费型服务业是跟着人和钱走的。一方面,人口密集的地方,发展消费型服务业的固定投入(比如便利店和餐馆)更容易被分摊,生意好做;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城市,富人越多,人对消费型服务的需求越强,其中,像餐馆和家政这样的服务其实是在将高技能者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促进社会分工。也正因此,一个现代城市越发展高技术产业,越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其带动的消费型服务业需求越多。正如我反复强调的,就是因为上述经济规律,大城市的政府不能认为自己不需要低技能劳动者了。恰恰相反,消费型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量都是教育水平并不高的劳动者,而他们从事的工作又是不能被机器替代的。可以这样说,给定一个国家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反而使大城市吸引大量的低技能劳动力前去工作。
  中国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2001 年的40.5% 增长到了2014 年的48.2%,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正在靠近标志性的50%的门槛。细心的读者会发现,50%这个点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来得太晚了。与国际上处于同样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约低了10 个百分点。无独有偶,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也是比其他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低了10 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服务业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常见的解释是两个: 其一,在最近10 多年的时间里,持续的低利率(名义贷款利率减掉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实际利率)政策降低了资本使用成本,鼓励了投资, 相应的,使用资本更多的工业部门(尤其是其中的重工业部门)增长迅速,排挤了使用资本较少的服务业的增长;另一个因素是,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的比重持续走低,这也成为制约老百姓收入增长和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除了这些原因,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也要作检讨, 如果不及早纠正敌视大城市的误区,仍在城市发展中追求低密度,这将贻害服务业的发展多年。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